山東中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
聯系人:趙學峰
手機:18606396258
13953913785
傳真:0539—4881678
網址:www.preggolandfilm.com
郵箱:lvhaoguoye@126.com
地址:山東省平邑縣資邱鎮駐地(良種苗木基地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果桑,是以結果為主,果葉兼用桑樹的統稱,口味鮮美,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追捧。傳統的桑樹品種是以采葉養蠶為目的培育而成的,不結桑果或結果較小,不能形成規?;a業化生產。我國有關科研院所采用生物技術和傳統技術相結合,選育出了果形大,產果量高的系列果桑品種,并對其種植技術作了系統研究,適合在全國各地進行推廣。
果桑常見品種有:無籽大十、白玉王、紅果2號、臺灣長果桑系列、陜8632、韓國大白珍珠、日本富士紅等其它多個稀有品種。
果桑是以采摘果實桑椹為主的一類桑樹,根據栽培密度,剪伐形式,肥培管理等方面技術措施來調節控制果椹和葉子產量,達到果品與產繭雙豐收,提高果桑的綜合經濟效益。它在中等立地條件下,畝產桑椹1000-2000千克,產桑葉1500千克。
為??坡淙~喬木桑樹的成熟果實,桑果又叫桑葚、桑棗,農人喜歡其成熟的鮮果食用,味甜汁多,是人們常食的水果之一。成熟的桑果質油潤,酸甜適口,以個大、肉厚、色紫紅、糖分足者為佳。每年4~6月果實成熟時采收,洗凈,去雜質,曬干或略蒸后曬干食用。
果桑樹主根較深,人土深達1.5米以上;水平根極發達,分布面積廣,為樹冠直徑的2~3倍。其根系分布與立地土壤質地有密切關系,一般須根以10~20厘米土層內居多,40厘米以下顯著減少。桑樹樹冠高大,山東省魯北平原成年桑樹,樹高達8 -15米、冠徑10~15米,枝干層次不明顯,主枝細長披張,枝條平直,細長,自然狀態下樹冠多呈圓頭形。幼齡樹生長旺盛,新梢長可達l米以上,壯旺者近2米,并有副梢形成,萌芽率高達90%,成枝力強,因而幼齡樹成形快。成年樹長勢中庸,成枝力減弱。潛伏芽壽命長,200~300年老樹的冠內仍可萌生壯旺直立徒長枝。樹冠更新較容易,結果壽命長達200~300年。
果?;ㄑ繛榛旌涎?,比較容易形成,一般發育良好的1年生枝頂芽、側芽均為混合芽。翌年抽生新梢,在新梢基部1~6節葉腋間抽出菜荑花序結果,一般每節坐1個果,每條新梢結果2~4個,多可達6個,不同品種間差異較大。新梢不著果的上部各節則形成腋花芽,翌年可連續生長結果。新梢連續結果能力、生長勢與混合芽著生的部位有關,一般每條枝都是上強下弱,下部新梢生長量小、結果1~2年即自行枯死,中、上部枝條生長量大可連續生長結果,形成短果枝群,有的壽命長達數十年。少數頂端強旺新梢能夠連年伸長,形成骨干枝。
生長環境
生于丘陵、山坡、村旁、田野、山林等處,多為人工栽培。
原產我國,全國各地且世界各地均有栽培。
習性
果桑是喜光樹種,在強光下,葉片小而厚,結果多而條健壯;在弱光下,葉色黃而軟,根系發育不良。果桑對溫的要求為:春季地下30厘米深處土溫5℃以上時,根系開始活;空氣溫度日均12℃時,冬芽開始萌動;氣溫25-30℃是果桑長的適溫;通常溫度高于35-40℃時,對果桑生長有抑制作。溫度低于12℃,果桑停止生長。在休眠期,枝芽可抗0℃低溫
果桑樹比較抗旱,但在土壤水分不足或過多對果桑影響較。果桑樹適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70%-80%,這量就是土壤濕潤,手捏成團、落地能抖散的程度。果桑在云萌芽生長、開花結實、果實成熟均在旱季,空氣相對濕度低,利于桑椹糖分等內含物積累,果實品質優良。但必須注意壤灌溉。[4]
果桑
主要價值
經濟價值
桑果汁飲料含有多種營養成分,其顯著的特點是不含人工色素和防腐劑,符合當今飲料消費的發展方向。我國的果汁及果汁飲料總消費量約100萬噸,以桑果汁飲料占10%市場份額計算,即達到10萬噸,桑果汁飲料還遠遠低于這一水平。
利用桑椹發酵生產的桑椹酒,不僅保留了桑椹的絕大部分營養成分,還具有色澤鮮艷、酒香濃郁、酒體豐滿醇厚、酸甜適中等特點,并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。據分析檢測,桑椹酒中所含的白黎蘆醇是市售干紅葡萄酒的兩倍。
桑椹酒既有果品資源豐富的優勢,又符合國家釀酒業向低耗糧、低酒精度轉變的產業政策,更能適應酒類消費市場的變化。
果醬是很多西方國家人們生活上的必需品,有很大的出口潛力;在國內隨著人們吃用西餐人數的增加,果醬的需求量也在逐步擴大。果醬是桑椹果汁生產過程中的附屬產物,一般每生產1噸桑椹原汁約排出0.6噸左右的果渣,其中較細的果渣用于生產果醬。所以說,桑椹果醬的生產成本非常低廉,但市場價格因其味道鮮美,獨具風味而占有很高的價位。
桑葚酒
觀賞價值
果桑用作綠化和盆景,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。
生態價值
果桑作為重要的生態林業樹種進行開發和利用,主要是由桑樹的生物學特性、生態學特性和突出的經濟效益決定的。果桑的根系發達,生長能力強,根系自然伸展面積是樹冠投影面積的幾倍。桑樹作為鄉土樹種,耐旱,耐輕度鹽堿和重度修剪,耐土壤貧瘠,造林成活率、保存率高,枝條柔韌,樹冠冠幅大,固土效果好。果桑對土壤適應性廣,丘陵山地、平原、灘涂及三荒宜林地均可綜合開發利用。
發展果桑經濟,不僅僅造林成本低,立地條件要求不高,更應從國家林業局提出的六大林業工程及退耕還林重點工程出發,立足于實際,挖掘鄉土資源,實現從單純的桑蠶業向復合型現代的蠶桑業、果品綜合產業方向轉變。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,圍繞生態環境建設,提高果桑種植水平,推動鮮果加工業,形成果桑種植,收獲,加工,各生產環節配套的產、加、銷一條龍和農工商齊發展的產業格局。
果桑
栽培技術
果桑優 質高產栽培新技術
桑果以其鮮美的口味、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多種保健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,但傳統桑樹品種是以采葉養蠶為主,結果晚,桑椹小而且少,難以作為水果開發利用。我國農業科研人員歷經十余年攻關,采用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方法相結合,終于成功選育出桑椹大、結果早、產量高、口感佳、效益好的果桑系列新品種,使果桑作為一種新興水果種植成為現實,種植果桑已成為一部分有眼光的農民發家致富的好項目?,F將果桑栽培的介紹如下:
一、建園標準
先挖定植溝,溝深、寬各50厘米,溝底鋪一層厚20厘米左右的稻草,上覆10厘米左右表土,表土上再施雞糞、復合肥,然后回填。每畝共施稻草1500公斤,雞糞2000公斤,復合肥150公斤。定植密度一般采用株行距1×2米,畝栽333株,山地、丘陵、灘涂等地0.8×1.5米,畝栽555株。(簡單的方法是像種小麥、玉米一樣施肥、犁地、耙平就行)定植時注意將根系理順使其向四周伸展,然后培土至嫁接口上方1厘米處踩實,根據土壤墑情適量澆水。
二、整形修剪
定植的苗木一般在株高25厘米處已短截定干,發芽后每株即可萌發新梢5-6個,新梢長至15-20厘米時摘心,以促發側枝,增大樹冠(若一次摘心發枝太少,可反復摘心2-3次,確保當年抽出結果母枝10-15個, 這是保證第二年豐產的關鍵,務必高度重視。但白玉王長勢弱,不宜摘心)。第二年5月底或6月初,當桑椹成熟采收后,結合整形進行夏季修剪,所有的結果母枝均留2-3芽短截,促進其萌發新梢,作為下年的結果母枝。短截的時間宜早不宜遲,以保證新梢的充足時間生長,積累營養進行花芽分化。每年都在桑椹采收后短截,逐步形成低干樹形。冬季修剪時將夏季萌發的過弱小枝、腐蟲枝全部從基部剪除,并將保留的結果母枝適當短截,一般剪去枝梢頂端15-20厘米生長不飽滿不充實的部分。
三、抹芽摘心
兩年生以上投產樹,抹芽時間一般在3月下旬,抹除主干上萌發的不定芽、結果母枝基部的弱小芽。當枝條頂部有6片新葉左右時摘心,摘心時間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,此時有利于營養生長轉入生殖(果實)生長,增強陽光照射,提高果實品質。
四、水肥管理
果桑需水期主要是春季萌芽期和夏剪后萌芽期,如果這兩個時期出現干旱,有條件應及時補充水分。每年冬季于定植行中間開20厘米深的溝施肥,施肥量及施肥方式同“建園標準”(或多施農家肥減少化肥);夏剪后畝施碳氨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;始花期和幼果期分別葉面噴施一次0.3%的磷酸二氫鉀溶液(葉子正反兩面都要噴施,雙子葉植物的葉片反面吸收率是正面的5倍),以提高果實含糖量,促進早熟,使桑椹果大色艷,穩產增產。
五、及時采收
一般桑椹于5月上旬成熟,當桑椹剛剛由紅變黑(白色品種果梗由青綠變黃白),且晶瑩明亮時表明桑椹已成熟,應及時于清晨采收,注意輕拿輕放,不要碰破表皮,先用小塑料盒包裝,再裝入紙箱,一般每箱重10-15公斤,即可運往市場銷售。
六、病蟲防治
危害果桑的害蟲主要有桑毛蟲、桑尺蠖、菱紋葉蟬、桑天牛等,病害主要有褐斑病、炭疽病、白粉病、菌核病等。應采取綜合防治的方法:①每年冬季將修剪的枯枝落葉焚燒后結合深翻土壤及施肥深埋。②萌芽前用3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枝條及全園進行消 毒。③始花期、盛花期、末花期分別噴一次75%百菌清800倍或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,間隔7天。④若桑椹感染菌核病,應摘除病果,帶出果園焚燒并深埋。⑤6月下旬至7月中旬對枝干半木質化和木質化的部位進行涂白,預防桑天牛;如發現桑天牛危害枝干,幼蟲可采用蛀孔注藥或藥簽塞入,發現成蟲可人工捕捉。⑥7、8、9月份高溫多雨期,每隔10-15天(應勤觀察,間隔天數和噴藥次數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,不必完全照搬),噴一次40%氧化樂果1200倍加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,或敵殺死2000倍加75%百菌清800倍液,或敵殺死2000倍加75%百菌清800倍液,兩種組合交替使用,以防治桑毛蟲、褐斑病等病蟲害。
果桑早期豐產栽培關鍵技術
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新栽果桑園“三次摘心法”,成功達到當年栽樹當年掛果,第2年畝產500~800公斤桑果的早期豐產栽培目標,第3年以后穩定在畝產1500-2500公斤以上。
早期速成豐產果桑園一般每667平方米(1畝)栽果桑苗333~555株,株距為0.8~1米,行距為1.5~2米,品種以高產的大10、紅果2號、8632、臺灣長果桑、臺灣四季果桑等為主。采用三次摘心法,抑制頂端優勢,促使桑苗的腋芽生長,增加側枝數量,擴大樹冠面積,以利花芽分化,使果桑園建立當年即可形成足夠的結果母枝,這是果桑早期豐產栽培的關鍵技術。
第 一次摘心:5月10~20日。新栽果桑苗新梢長到15~20厘米時,即有葉片5~6片時,實地觀察單株生長的情況,先后分3~4批摘心,一般摘去枝梢頂端2~3厘米。采取長得快的先摘,長得慢的后摘。第 一次摘心后,一般單株能長出6~10根新梢。
第二次摘心:6月10~20日。這時新梢高度約為35~50厘米,摘心程度根據新梢長勢強弱決定,長勢強的一般摘去3~5厘米,長勢弱的摘去6~10厘米。摘心后新梢高度30~45厘米。第二次摘心后,一般單株條數可增加到9~15根。
第三次摘心:7月10~20日。再分3~4批對單株生長勢特別強的枝條進行摘心,長勢弱的不再摘心,以促使枝條平衡生長。
三次摘心后,單株果??砂l出結果母枝15~18條,多的可達20條以上。再經過2個多月的生長,到10月中下旬果桑停止生長時,每667平方米桑條達5000~6000根,總條長約6000~7000米 ,樹冠面積占整個果桑園的60%左右,為第2年豐產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早期速成豐產果桑園的培育,必須以適宜的肥水做保障。每次摘心后,根據果桑苗長勢及時施肥,一般畝施尿素5~10公斤,趁自然降雨后施入效果好,若降雨不及時或遇長期干旱,則應在施肥后的傍晚澆一遍透墑水。病蟲害防治同正常管理。